填充同构在画册设计中的运用
填充同构方法就是将一种图形填入另外一个图形的轮廓中。这一方法在潍坊画册设计中更多以维度转换的形式来体现。例如在平面中出现三维的图形,在三维的图形中出现平面的效果。日常生活中的纹身就可以在某种层面上理解为填充形式的同构。在设计中填充的同构形式经常被用作对原材料直接呈现或者赋予产品某种特有属性的表现方法。图1正是利用银杏叶对绝对伏特加酒特有瓶型的填充,并以《绝对银杏叶》作为创意主题。


图1 图2
填充同构的形式更多的被作为画面维度变化的一种表现手法。利用错觉产生趣味,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例如图2是冈特·兰堡为费舍尔出版社设计的宣传招贴,通过将封面上印刷的手型向封面边缘超越突破,形成平面到三维的过渡。为突出这一效果,辅以背景空间变化和局部的投影。把普通的书与人的随行关系通过维度突破营造悬浮效果,把不动之动的视觉张力转换为主题“掌握知识,就把握力量”的创作意境。
维度的转换让诗人的浪漫成为了具体的视觉形象语言。例如霍格尔下面的两幅填充同构作品就把视觉语言诗人般的浪漫,体现得淋漓尽致。图3《感人至深的戏剧》,有多深呢?中国用感人肺腑来形容这种深度,或许西方更幽默,用填充同构感人到肚皮上了。图4是某报纸的宣传广告,利用填充的同构形式把平面纸媒巧妙地转换为三维空间,把新闻秉持的真实、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的宗旨得以形象地展现。


图3 图4
上一篇:潍坊包装设计的根本动力
下一篇:VI设计的替代同构概念应用